Nest 0 收藏
Nest 0 购物车

Copyright © 2025.北京派读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2022000247号-1

宠物殡葬关联企业破4.3万家,何时才能告别“野蛮生长”?

白皮书团队讯,在宠物经济持续升温的今天,一个看似边缘却快速扩张的行业正在悄然生长——宠物殡葬。据天眼查数据,全国经营范围含“宠物殡葬”的企业数量已突破4.3万家。宠物殡葬行业迅速膨胀的背后,是日益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与尚未完善的制度环境。尽管司法纠纷率仅为1.29%,这一数字背后却隐藏着服务质量不一、标准缺失、情感消费与理性规范之间的深层张力。



4.3万:市场爆发式增长,服务野蛮式生长


随着宠物家庭化趋势加深,如何处理宠物“身后事”成为越来越多宠主必须面对的问题。从一线城市逐步扩展至二三线市场,宠物殡葬服务呈现爆发式增长。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宠物殡葬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》,2019-2023年宠物殡葬行业复合增长率达20.6% ,2023年宠物殡葬行业规模达18.25亿元,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20.65亿元,2025年将达50亿元,2030年有望突破100亿元,成为宠物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。


然而行业的快速扩张并未带来服务的标准化与规范化。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宠物殡葬的国家级法规,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单位地方性政策,但是各地管理模式差异显著,环保、民政、农业等部门职责交叉却未能形成有效协同。大多数企业以“环保科技”“家政服务”等名义注册,实际从事殡葬服务,长期游走于监管灰色地带。



宠物殡葬行业的低准入标准导致大量经营者涌入,但真正具备动物遗体无害化处理资质、环保达标的机构并不多。根据《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(消费报告)》,宠物店和宠物医院推荐仍是宠主获取宠物殡葬信息的主要渠道。部分小型服务点依托宠物店或线上平台接单,采用低价策略吸引客户,却在处理流程、废气排放、骨灰处置等方面存在严重隐患。有从业者透露,某些机构甚至存在混合火化、随意掩埋等行为,这不仅伤害宠主感情,更会对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。


一边是不断新生的企业与资本,一边是滞后的标准与监督,宠物殡葬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,也显露出野蛮生长的痕迹。



1.29%:无法忽视的信任危机与情感风险


1.29%的司法纠纷率,表面上似乎并不高,却远不能反映行业真实争议状况。宠物殡葬属于高情感附加值服务,消费者往往处于悲伤情绪中,维权意愿低、取证难度大,多数纠纷最终以协商、投诉或沉默告终,并未进入司法程序。



根据《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(消费报告)》, 宠主殡葬消费痛点分布较分散,缺乏规范、位置较远、价格高、乱收费均是宠主的主要消费痛点,占比分别为43.1%、40.5%、40.2%。其次是环节不透明、环境不好、 服务态度差,占比分别为37.3%、30.4%、30.2%。由于缺乏统一的服务合同与流程标准,消费者在维权时常常面临举证困难。例如,如何证明骨灰归属?如何确认火化为单独进行?这类问题即便进入司法程序,也因鉴定机制缺失而常陷入僵局。


另一方面,部分消费者的认知偏差也是造成纠纷产生的原因之一。部分宠主将宠物殡葬等同于人的殡葬服务,期待与人葬服务相似的专业性与仪式感。而国内宠物殡葬行业的发展相对较晚,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,无论在设施、人员素质还是服务意识上,均存在较大差距。信息不透明加剧了信任难题,不少消费者在事后才意识到服务存在瑕疵。



尽管1.29%的纠纷率数字不高,但整个行业面临的信任挑战不容小觑。目前,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通过公开服务流程、引入第三方监督、制定标准协议等方式重建消费者信心。


宠物殡葬不仅是一项服务,更是一种情感托付。在4.3万家企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,行业不仅需面对市场洗牌,更要解决标准缺失、监管模糊、信任不足等系统性问题。1.29%的司法纠纷率只是表象,其背后折射出宠物经济高情感属性与商业化规范之间的张力。


他山之石,或可攻玉。美国、日本、德国等国家已通过专项立法、严格资质审核、环保规范等手段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宠物殡葬管理体系。中国宠物殡葬行业若想实现长远健康发展,除了企业自律与市场淘汰之外,更需明确法律地位、建立行业标准、强化过程监督,只有如此,才能真正承载每一份失去与告别背后的重量。值得关注的是,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导的《宠物后事处理技术规范》已公开征求意见,这项举措或将为宠物殡葬行业带来标准化规范。


End


《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消费报告》正式发布



行业资料包



评论区

公开私密